霞浦农业网 >> 复芒菊属

河南开封范村乡有个养奶牛大王

2022-10-18

河南开封范村乡有个“养奶牛大王”

王永在百永发奶牛场全自动化挤奶车间。

“请问,往范村乡百亩岗奶牛场去怎么走?”“那个奶牛场啊,沿着这条水泥路向南直走就到了。”6月30日,在开封南干道上一处十字路口,一位农村妇女指着一条新修的水泥路,热情地为记者指路。

在开封县范村乡百亩岗村,有一位农民无人不晓。他就是“养奶牛大王”王永。这条通往百亩岗村的水泥路,就是王永投资兴建的。从1990年饲养第一头奶牛算起,20多年的打拼,让王永完成了从奶牛饲养户到全省闻名的农民企业家的华丽转身。如今,他的百永发奶牛场存栏奶牛2000多头,年产奶量700多吨,成为目前开封市规模最大、产奶量最多的奶牛场,是郑州花花牛、上海光明、江苏君乐宝等公司的“黄金奶源地”。

艰辛起步

范村乡有发展饲养业的传统优势,百亩岗村群众有饲养奶牛的习惯。1990年,王永开始涉足奶牛饲养。作为散养户,他常年到市区奶站销售鲜奶,挣的都是辛苦的“汗水钱”。2005年,开封县委、县政府倡导农户大力发展饲养业。此时,王永的奶牛饲养规模还不到30头。时任范村乡党委书记的杜伟找到王永,鼓励他把村里的散养户召集在一起,走规模化、标准化饲养小区的路子。说干就干。就是在这一年,王永建起了范村乡第一座奶牛饲养小区。

然而,好景不长。2008年,“三鹿奶粉”事件将王永养奶牛致富的梦想几乎击个粉碎。“‘三鹿奶粉’事件发生后,鲜奶没人要,成桶的鲜奶一桶一桶倒进河沟里。那段日子简直不堪回首。”王永说。眼看着这条路走不下去,万般无奈的王永来到乡政府找杜伟求助。在杜伟的协调下,王永的奶牛场得到数十万元的贷款扶持。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。2010年6月,王永投资兴建了范村乡第一座规模化饲养场,采取“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,下决心要干出名堂来。近年来,随着奶价一路看涨,百永发奶牛场得到迅猛发展。

建场之前,百亩岗奶牛散养户最多时有上百家。由于奶牛场实行“五统一”,即“统一防疫、统一饲料、统一收购、统一销售、统一服务”,实施科学化、标准化管理,奶源质量得到充分保证,很快成为花花牛、光明、君乐宝乳业公司的特级供应商。农户在奶牛场养奶牛,鲜奶根本不愁销路。不少散养户看到百永发奶牛场的发展前景,纷纷要求进场养牛。随着散户并成小户、小户并成大户,百亩岗的奶牛饲养业如同大浪淘沙,也让王永成了远近闻名的“养奶牛大王”。 占地近200亩的奶牛场,奶牛存栏量很快增至1300多头。

滚动发展

2013年年底,在乡党委、乡政府的支持下,王永投资兴建了占地220亩,拥有6座大型饲养棚舍的百永发奶牛场新场。他提出以“合作共赢、风险共担、利润共享”为目标,在新场首次引入股份制经营模式。

“实行股份制后,奶牛场对股东每月一分红,到年底还要分红。股东养奶牛的积极性更高了。”王永告诉记者。与“公司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相比,股份制让管理更加高效,责、权、利更加明晰。

2011年6月,记者在百永发奶牛场蹲点采访了奶牛饲养户张保发。他进场养奶牛20多头,如今已经成为奶牛场的股东之一,并雇了3名工人驻场养奶牛,奶牛存栏量达150头。一年下来,他收入近百万元。

现年30岁出头的李长青最初在百永发奶牛场做普通工人。新场建起后,凭借年轻人灵活的经营头脑,李长青从30多家进场饲养大户中脱颖而出,成为该奶牛场的7个股东之一。短短两年间,他的奶牛存栏量呈几何式增长,目前已发展成120头奶牛的饲养规模。

奶牛场规模壮大了,可是王永在鲜奶质量上的要求丝毫不含糊。在位于新场的全自动挤奶车间,记者了解到,每头奶牛进车间挤奶前,必须要经过8项指标的鲜乳质量检测,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车间挤奶。每头健康奶牛的耳朵上都带有健康“耳标”。与此同时,来自花花牛、光明、君乐宝乳业公司的驻站员每天驻守奶牛场收购鲜奶。“我们奶牛场的鲜奶,由于质量可靠,被这些大品牌公司用来生产高端奶制品。”王永一脸自豪地说。

正是凭着王永这股子执著劲儿,百永发奶牛场被农业部命名为奶牛标准化示范场,连续3年被市政府评为畜牧业龙头企业。

如今,在开封市闹市区、小区、学校旁,依托百永发奶牛场的放心奶源,30所“快乐奶牛”鲜奶吧直营店如雨后春笋般成立,经营十分红火。看到百永发奶牛场的奶制品广受欢迎,不少创业者向奶牛场打来电话,表达加盟经营意愿。尽管如此,面对奶牛场每天近20吨的产奶量,王永并未感到满足。他说:“目前,新场正在新建6座大型棚舍,力争今年年底前达到日产奶量30吨以上。”

带领致富

回首20多年的养奶牛之路,王永心中充满感恩。他说:“如果不是党和政府的扶持,没有乡亲们的支持,我不会走到今天。”

吃水不忘打井人。百永发奶牛场招聘的工人,大多数是百亩岗村村民。当地周边不少农户进场养牛,每户奶牛存栏量少的七八十头,多的有100多头。依靠奶牛饲养,不少农户走上致富增收路。

2013年6月,天气干旱异常,村民浇地用拖拉机抽不出水。为保障百亩岗村村民抗旱浇地,王永拿出20万元,为村里架设了110根高压线杆,铺设了3600米长的电缆,为村里新打了机井,一举解决了困扰百亩岗村多年的排灌问题。

多年来,百亩岗村通往市区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。一到雨天,路过郑民高速下边的涵洞积水有1米深,小轿车路过这里不得不绕行,当地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,群众出行难曾一度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。2013年9月,百亩岗村争取到修路的一事一议项目。在征求群众意见时,王永自告奋勇,主动表示个人出资70多万元,将这条通往市区的水泥路修建成百亩岗村的“富民路”。一连40多天,王永吃住在施工现场,昼夜赶工,嗓子都累哑了。当水泥路竣工后,他才回到家睡了个安稳觉。

如今,在百亩岗村提起王永,村民都直竖大拇指。提起这一串为民办的实事,王永却说:“一人富了不算富,大家富了才算富。我有一个梦想,就是依托奶牛场,先富带后富,让乡亲们都开上小轿车,住上新楼房!”

德州市防腐蚀油防锈油

哈尔滨市行程式

辽宁定风翼

海口市扎把机

广东吧台

友情链接